近幾年來,還沒有哪一個新事物像專車引起這么多的關注和爭論,政府的謹慎再謹慎,群眾的支持再支持。媒體一放出政府將對專車下手的風聲,瞬間網(wǎng)上一片罵聲,壟斷,倒退,利益集團等字眼顯得如此扎眼,再次引起熱議。
對于國字號專車,消費者的態(tài)度如何?調查顯示,雖然比起其他專車首汽約車稍顯貴,但近四成網(wǎng)友更看重首汽約車的安全保障,這也是專車歷來被詬病指責的最大問題----市場準入門檻不高帶來的規(guī)范性安全性隱憂。但反過來政府嚴厲管住了人頭車頭,提高了門檻,卻讓打不到車的”人頭“涌動著。
國字號專車進入市場參與市場競爭是市場經(jīng)濟下的正常商業(yè)行為,說壟斷倒是過了,雖然擁有官方背景,但稍高的價格與其他專車拉開了區(qū)間,至于怎么選還是在于乘客本身,官方背景在安全性方面加了分。
國字號專車本身已經(jīng)在對傳統(tǒng)北京汽車租賃公司動刀。北京汽車租賃公司痼疾較深,只能小心翼翼的去改變,一點點來,在這一點上,國字號專車戳到了傳統(tǒng)北京汽車租賃公司的痛點。由政策帶來的高門檻不僅使得整個行業(yè)顯得壟斷,也使得汽車租賃司機苦不堪言,在市場經(jīng)濟時代北京汽車租賃公司成為極少數(shù)不關系國計民生的壟斷性行業(yè),不主動擁抱市場,躺著就可以賺錢更是備受指責。
國字號專車主動進入市場,適應市場化改革,提高服務質量,從這些舉措上來看,雖然目前車輛較少,與其他平臺龐大的專車數(shù)量更是難以匹敵,對于市場有一絲試探的意味。但從消費者的反應來看,國字號專車的前景還是被看好的。
汽車租賃公司和滴滴快的統(tǒng)一接入平臺,這并不公平,出汽車租賃司機仍舊需要負擔份子錢,并沒有解決長久以來專車與汽車租賃之間的根本矛盾,統(tǒng)一招安之下,汽車租賃司機頭上的大山仍舊存在,矛盾若不解決,同床異夢,遲早還是會爆發(fā)。首汽約車模式移開了擋在司機身上的大山。從這點上比之上海更顯徹底。除了北京上海,廣州也正醞釀出臺監(jiān)管意見,私家車加入專車需變更為營運車輛,定價需高于出汽車租賃50%,進行差異化服務。以此釋放龐大的私家車運力,又是走了一條新的道路。
政府對北京汽車租賃公司的態(tài)度曖昧不清。從剛開始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到嚴厲打擊,再到交通部明確表態(tài)對汽車租賃服務的支持。再到各地政府對私家車嚴厲打擊。但不管什么方法,不管對專車還是汽車租賃,政府部門在介入的時候首先必須考慮的是能否適應市場,而不是因為法規(guī)去改變正常的市場行為,構建一個健康發(fā)展的出行市場,需要積極傾聽市場的聲音,用法規(guī)去堵不如用市場去調節(jié),在市場經(jīng)濟下,仍舊妄圖用政策的大棒去管住人頭車頭,而不顧供不應求的市場需求,必然引來一片指責。
對于人頭車頭的嚴格限制,實則是用政策拖著市場發(fā)展。不再糾結于人頭車頭問題,讓市場成長起來,帶起頭來,各方都不會吃虧。